對于我國光伏企業來說,2019年是穩健增長的一年——光伏標桿電價成為歷史,競價上網遍地開花,光伏產業從“政策驅動”走向“市場驅動”。在光伏發電成本逐漸下降,競爭力持續提升的背景下,不少光伏上市企業迎來業績快速增長。然而,正當產業期待今年新增裝機規模再創新高的時候,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,成為國內光伏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新考驗。2020年一季度光伏企業業績普遍下滑,事實證明,疫情給光伏行業帶來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。
在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穩定增長的趨勢下,國內外研究機構均看好今年光伏產業的發展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,2020年,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10—120吉瓦。其中,國內新增裝機規模約為40吉瓦,呈恢復性增長態勢。海外新興市場進一步擴大,吉瓦級市場數量持續提升。然而,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產業發展計劃。
今年一季度,疫情對光伏產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導致部分光伏企業復工遲緩,致使一季度國內市場的經營狀況受到沖擊。而海外疫情在第二季度的蔓延,將負面影響延伸至海外市場。接連的考驗迫使光伏企業需積極調整經營策略,并及時改變訂單結構來渡過難關。
在多種因素疊加的沖擊下,一季度光伏上市企業業績也難言樂觀。
截至目前,共有隆基股份、通威股份、福萊特、錦浪科技等7家光伏企業披露了一季度報,雖然全部實現盈利,但通威股份和福斯特兩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近30%。此外,23家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中,協鑫集成、中來股份等9家企業預計虧損,占比39.13%;東方日升、陽光電源、科士達等15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,占比超6成。
中利集團表示,報告期內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業嚴重延遲了復工復產,物流受阻,原材料采購、員工返崗、銷售業務均受到一定影響;特別是海外的疫情爆發后,公司出口業務的交貨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延遲。
近兩年,國內市場增長空間穩定,很難出現大的爆發,在此情況下,國內光伏企業不能放棄海外市場需求增長點。但從目前情況來看,今年預計爆發的市場,比如意大利等受疫情影響較大,海外市場新增裝機規模存在很大不確定性。
進入4月后,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外影響的持續擴大,伍德麥肯茲等在內的多家國內外行業分析機構均下調了2020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預測值。相關學者表示,由于光伏需求大部分來自海外,今年全球全年光伏新增裝機量下滑。
如果海外情況如果在今年7月前得到有效控制,則下半年或將迎來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爆發。不過,隨著近段時間,光伏行業姐相關產業政策的落地,將進一步幫助行業發展趨于平穩恢復增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