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,能源問題日益突出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環保型、再生能源項目,其中就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,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注重,家庭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需求也越來越多,在安裝支架時,選擇不用的方法至關重要,關系到日后的發電量、破損率和后期的維護成本。今天,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光伏發電支架安裝方法及優缺點。
一、太陽能光伏支架的作用
光伏板支架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擺放、安裝、固定太陽能面板而設計的特殊的支架。太陽能光伏支架使用的材料不盡相同,主要有鋁合金、不銹鋼以及非金屬。其中,非金屬的使用較少。支架作為光伏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承載著光伏電站的發電主體。
選擇合適的光伏支架不僅可以保證光伏組件的安全運行、降低破損率,更能降低工程造價,減少后期的養護成本。
二、太陽能光伏支架安裝的方法
常見的安裝方法有:固定式和跟蹤式。而固定式又分傾角固定式、固定可調式(傾角可調固定式)。跟蹤式可分為平單軸跟蹤式、斜單軸跟蹤式、雙軸跟蹤式等。不同的運行方式,根本的區別就在于它們的發電量差異。以及初始投資和運行維護成本也會有差別。
1、傾角固定式
這也是目前應用廣泛的支架安裝方法,在低緯度地區,由于傾角較小,所以發電量提高很少(如在8°時,幾乎是不變的);在高緯度地區,傾角大,發電量提高明顯(如在50°時,提高了約25%)。
2、固定可調式
這種運行方式是根據太陽一年之內入射角的變化調整支架傾角,從而實現發電量的提高。近些年比較流行。
3、平單軸跟蹤式
平單軸跟蹤能跟蹤太陽一天之內入射角的變化,其對發電量的提高率,在低緯度地區要明顯優于高緯度地區。相對于傾角固定式,這種運行方式更適合在緯度低于30°的地區使用,可以提高20%-30%的發電;當然在高緯度地區,也能提高接近20%。
4、斜單軸跟蹤式
斜單軸跟蹤式結合了傾角固定式和平單軸跟蹤式的優點,更適合高緯度地區。
這種方式下,陣列兩側的支撐結構(支架、轉動軸)受力肯定是不一樣的。由于高緯度地區的傾角較大,如果采用“傾角斜單軸”,則兩側受力不均衡就會很大。因此,工程中一般會采用一個較小的傾角。
5、雙軸跟蹤式
由于跟蹤了太陽一天之內、一年之內的入射角的變化,這種方式對發電量的提高顯然是的。
與傾角的固定式安裝相比,水平單軸跟蹤的發電量提升了17%—30%,傾斜5°單軸跟蹤的發電量提升了21%—35%,雙軸跟蹤的發電量提升了35%—43%。但不同緯度下,各種運行方式的發電量提高率顯然是不一樣的。
三、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在應用中的分析
從發電量來看,跟蹤式的都比固定式的發電量好,但人們選擇更多的是安裝固定式支架,這是為什么?
一、初始投資、占地、運維成本
無論是支架投資還是相同裝機容量的占地,還是運行維護成本,都遵循如下規律:雙軸跟蹤式>斜單軸跟蹤式>平單軸跟蹤式>固定可調式>傾角固定式
二、故障率與跟蹤精度
跟蹤式故障率高是大家普遍反饋的問題。我國現有的光伏電站主要在西北,風沙大,對跟蹤軸的損害特別大。一旦出現鼓掌,別說發電量提高了,就連基本的發電量都保障不了!我并沒有拿到具體的統計數字,但了解的幾個電站,大家都覺得跟蹤式的容易壞。
除了故障率,跟蹤精度也達不到理想值,尤其是雙軸跟蹤。因此,發電量的提高也就會低于當初的預期。
以上就是對光伏發電支架安裝方法及應用的介紹,根據電站運維人員反饋:傾角調節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情,大家都不愿意去調,才導致發電量低于預期值。洛陽智凱專業從事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系統、離網系統、風光互補、光伏建筑體化、智能控制系統等新能源應用系統及光伏水泵、光伏組件、光伏支架、光伏用逆變器等產品的研發、設計、咨詢、施工、技術支持、系統升等服務,也可以針對居民用戶、工商業用戶、公共建筑用戶等提供光伏發電系統智能化解決方案,根據用戶需要,從立項咨詢、方案設計、備案申請、融資擔保、工程安裝、并網支持、發電運營、監測維護、系統升等各個環節為用戶提供站式綜合性服務。